要区别撒谎的不同性质。一般说来,孩子在上学之前,由于心理活动与思维活动很不成熟,相当一部分撒谎属无意撒谎。无意撒谎不能说是一种过错。相反,幻想和想象倒是孩子智慧火花的闪光,需要珍惜和保护。区分孩子撒谎属有意还是无意,主要的是看其想达到什么目的。无意撒谎大多不涉及个人利益,而有意撒谎则同孩子某种不正确的动机与需要联系在一起。当然,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,由于心理活动和思维活动日趋完善,无意撒谎的成分就逐步减少。小学三四年级以上的学生,已很少再把幻想当成现实的无意撒谎行为了。
消除撒谎的动因。有人调查分析了100例儿童撒谎的事例,发现60%以上是出于逃避惩罚的恐惧心理。按照心理学的观点,撒谎属于“问题行为”,也就是那些障碍儿童身心健康、影响儿童智力发展的行为,它的习惯化又是以某种变态需要的满足为基础的。所以,要克服这种行为方式,就要消除造成这种行为方式的基础。生活实践证明,对子女的缺点错误(有的如考试成绩不理想,甚至还算不上是错误)动辄打骂,只能造成同子女情感上的疏远和他们品德上的不诚实。有的家长教育子女方法粗暴,“逼”得子女谎话连篇,对此家长又痛恨不已,再用体罚来惩罚说谎,结果越罚越说谎。所以,家教的方法十分重要。同样,由于取悦心理而造成说谎,只要我们十分注意表扬和奖励的内容与方法,也是可以消除其“诱发”动因的。